*

ANIMATION
《英國戀愛故事艾瑪》
小林常夫的演出・樑邦彥的音樂
其到達精典

舞臺在19世紀末的倫敦,描寫女僕艾瑪和上流階層的後嗣兒子威廉的不同身分的戀愛動畫《英國戀愛故事艾瑪》。森薰的漫畫《艾瑪》為原作,從2005年4月開始被製作並廣播了。導演是小林常夫,動畫製作是叫丑角的製作《十二國記》的製作小組製作的,但並沒有登記作為動漫製作人從事《十二國記》的製片人、押切萬耀先生的名字。「《艾瑪》是因為我要推出與自己一起走來的製作擔當,所以沒出我自己的名字。基本上是我製作班製作,我是備份形式」他說。
「去倫敦大約3夜5天,就帶著主要員工一起去外景拍攝。跟以前不同,我最近較少參加到海外做外景拍攝,但因為小林導演特別願意感受當地的氣氛而製片,所以實現了。當時建築屋的敲門工具裝在門的高處,這為了乘坐馬使用那個。這樣事情實際上去看才發現。《艾瑪》是在騎馬文化中的故事,所以門框高度也是騎著馬直接通過的。認真描述那樣細緻的畫圖。」

*

幾乎沒有晴天的倫敦空氣也是因為實際上去了才明白的。在作品上為了描寫這個氣氛採用了叫擴散法的畫面處理,背景和角色的邊界看上去柔軟的感覺。這是小林導演非常喜歡的手法,也非常適合與艾瑪和威廉之微妙距離感的始終持續的這個作品氣氛。倫敦的街道和當時的生活在原作漫畫上也非常研究如何描寫,但,小林導演的講究到細微部分也非常周到。
「實際上動畫是表現日常動作非常難。走,站起來,回頭看,或者是拿什麼小東西的動作都需要很大工夫。關於《艾瑪》小林導演要重視自然動作,所以為拿茶杯的動作使用了比通常多一倍多張原圖,為轉裙子的樣子也製作了很多張的自然動作連續原圖,艾瑪的世界就這樣表現」

*
*

原作本來很完美,那麼,這部作品的幸運也在於能有充足的時間可以認認真真地表現。通常是5本左右的原作放在一個週期動漫裡,但這部作品把1至2本的原作放在12節的動漫。簡直是想不到的奢侈。以後還被製作了《英國戀愛故事艾瑪第2幕》,但這是第3本至第7本的原作放在12節的動漫。據說製作第1幕的時候原作沒畫完,所以沒確定是否製作繼續版。因此,決定續編第2幕的時候「我單位不巧無法制作的狀態」,結果小林導演的原單位接著製作了。

另外,對製造者來說用製造委員會方式製作的事情也是個幸運。這個作品,開場與結尾,還有作品中的插曲全是由樑邦彥擔任,而且全是無歌詞曲。動漫的主題曲是歌手的主戰場,這樣條件之下製作無歌詞是相當破例事,這事情還應該提前說明聚集出資者而的進行才行。
「試聽開場曲的時候,感覺最棒。真的樑先生很明白小林先生所想製作的映像之事,而且全放進去從原作感覺到的印象。我已經好幾年做這個工作,可是我覺得那個開場曲是從前作品中的差不多最棒的。」

*

小林導演和樑邦彥在前作《十二國記》也合作過。上次雄壯表現了亞洲世界觀的《十二國記》的樂曲,可是這個作品中充分發揮了樑邦彥的完全不同的能力。押切先生說「製作者的我們聽那個開場曲也會精神起來了」,但確實那曲子有誘導動漫世界的很強的力量,就引進19世紀末的倫敦、引進很浪漫但不同身分原因很難成就的戀愛世界。
「關於BGM的做法也基本和《十二國記》一樣。首先請讀原作,傳達導演想要這樣的。一般發訂單的時候譬如與戰鬥的音樂,悲哀時的音樂等等這個那個地說細細緻要求,但《艾瑪》是請樑先生製作幾套曲子,然後把音樂放在合適的場景中的形式。結尾的豎笛也真的好,聽了那曲就覺得今天故事快要講完啊。樑先生很會選擇適合於此作品的樂器。我想樑先生通過親自制作了的所有樂曲,發揮藝術家的世界了。估計幾乎沒有像這樣的作品。作為製作者非常有趣」

*

押切先生也說《英國戀愛故事艾瑪》是能實現製造者的絕大部分想法的作品。
「這作品我認為小林導演相當發揮自己才華,如果再次要做,在現在的商業基礎上很難做到。這回可以說是大部分被採用了製作者意見的作品。一般來講,開始的時候會討論製作上想做的事情,但後來製作過程中不得不放棄,但《艾瑪》基本能實現了想做的事情。這樣工作很難得。真心覺得小林導演很了不起。不過我估計小林導演還能更好的」

*
*
*
*

photo by:野﨑 慧嗣

Written by:濱野奈美子


[関連記事]

《十二國記》